國際時評 | 風雨同舟20載,中非關系持續向前
新華社內羅畢10月13日電(記者朱紹斌)金秋十月,中國和非洲國家迎來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時刻——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20年來,中非合作論壇推動中非關系持續向前,中非命運共同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世紀之交,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北京宣言》和《中非經濟和社會發展合作綱領》兩個歷史性文件,中非合作論壇機制正式建立。
20年彈指一揮間,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中非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活躍平臺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成為多邊主義和互利共贏的典范,也是南南合作的一面重要旗幟。
中非合作論壇持續發展,中非戰略互信不斷深化,中非關系從新型伙伴關系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非雙方一致決定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中非關系未來發展明確了方向。中國外長連續30年新年首訪前往非洲,凸顯中方對發展中非關系的高度重視,也是中非友誼歷久彌堅的明證。
中非合作論壇持續發展,中非務實合作更為強勁。2019年,中非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達1100億美元,3700多家中國企業在非洲各地投資興業。中方同非洲國家大力開展基建合作,修建鐵路和公路里程均超過6000公里,建設了近20個港口和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中企承建的肯尼亞蒙內鐵路、莫桑比克馬普托跨海大橋等項目成為一張張閃耀的“國家名片”……
中非合作論壇持續發展,中非人文交流更加頻繁。中國已在非洲國家建立61所孔子學院,非洲獨特人文景觀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非洲掀起漢語學習熱潮,眾多非洲學生視中國為第一留學目的地。
中非合作深化中惠及人民。眾多非洲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對中非務實合作的充分肯定。民意調查組織“非洲晴雨表”發布的報告顯示,大部分非洲人認為中國對非交往為各自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非洲民眾最切身的體會是,中國人來了,路通了,電燈亮了,自來水有了,工作機會多了。
中非關系患難中更見真情。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嚴峻挑戰,中非秉持團結合作精神,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中國年初遭遇疫情之時,50多位非洲國家領導人或致電或發表聲明,向中國表達慰問和支持。中國也時刻關注非洲疫情并迅速伸出援手,向非洲國家提供大量抗疫物資,組織多場視頻經驗分享會,并派出十余支抗疫醫療專家組。
站在新起點,展望新篇章。中非合作論壇機制將持續展現活力,中非將攜手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向更高水平,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造福中非人民,共創人類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