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餐飲浪費,中國鍥而不舍釘釘子!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這已不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就餐飲浪費作出指示批示,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堅決防止走過場、一陣風,切實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終,體現了鍥而不舍的釘釘子精神。
反復強調 治理不松懈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華社一份《網民呼吁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的材料上作出批示。他說,浪費之風務必狠剎!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各級黨政軍機關、事業單位,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率先垂范,嚴格執行公務接待制度,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要采取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強的舉措,加強監督檢查,鼓勵節約,整治浪費。
緊接著,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又在中紀委全會上強調,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一個月后,2013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日報《專家學者對遏制公款吃喝的分析和建議》等材料上批示,強調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要以制度建設為重點。他說,要梳理采納合理意見,總結我們自己的經驗教訓,借鑒國內外有益做法。下一步,關鍵是要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以完善公務接待、財務預算和審計、考核問責、監督保障等制度為抓手,努力建立健全立體式、全方位的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違紀違法現象。
2013年的這次批示著重強調了“公款浪費行為”這個突出問題,其背景是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于當年1月發出的通知也指出,這是深入貫徹中共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項規定的新要求。這次批示要從加大宣傳引導和嚴格執行落實的角度整治浪費,特別強調了政策的針對性、操作性。可以說,要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首先要抓住“關鍵少數”,從黨員領導干部做起,從遏制公款浪費行為抓起。這與中共十八大后,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提出“打鐵還需自身硬”,在理論上、邏輯上、實踐上都是完全一致的。
除了在多個場合強調,習近平總書記還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反對奢靡之風和“舌尖上的浪費”。從公開報道看,習近平總書記外出考察調研時經常住的就是普通房,吃的是簡簡單單的家常菜,食堂自助餐、大盤菜更是屢見不鮮。此外,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老百姓“米袋子”牽掛在心,多次就糧食生產、保供穩價等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推動各地各部門克服困難抓好農業生產、保障市場供應。
梳理可以發現,我們對于整治餐飲浪費、提倡勤儉節約的強調和堅持是一以貫之的。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提制止餐飲浪費,一個背景是:中國糧食生產和消費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全球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在此前杜絕公款浪費和校園浪費等取得良好效果之后,這是又一次將制止餐飲浪費工作深入推進,將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系統工程 需要組合拳
糧食安全是關系民生國運的壓艙石。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達14281萬噸,創歷史新高,但我國糧食消費量的增長仍快于產量的提高,糧食生產和消費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此外,更要清醒看到,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尚在世界排名70名左右;目前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脫貧攻堅正處于決戰決勝階段,很多事關人民福祉的急事大事需要大量的投入;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自身發展……當此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尤其不能大手大腳、鋪張浪費,丟掉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這個“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