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28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新聞社28日舉辦“國是論壇:能源中國—中國未來五年”。中新社總編輯王曉暉在論壇致辭中表示,要向世界講好中國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故事。
王曉暉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圍蔓延,使中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正在醞釀之中,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如何加快向綠色低碳轉型,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轉變,如何推進清潔低碳能源發展,不僅直接關系中國前途,也是海內外共同關切。
“特殊時期,特殊背景,特殊使命”,她表示,作為一家中央主要外宣媒體,中國新聞社始終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關注中國經濟社會進步,努力實現“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職責和使命。
第一,要向世界展現轉型的中國。清潔化、低碳化是當前全球能源發展的主基調,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堅持新發展理念,正由規模和速度型的高速增長向質量和效益提高的高質量發展轉型。2013年至2018年,中國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長率分別下降到2.2%和0.8%,數字背后是一個個地方政府從強調“金山銀山“到學會守護“綠水青山”的故事,也是一家家企業推進技術改造、告別“傻大黑粗”的故事。
第二,要向世界展現合作的中國。先進能源技術和國際產業合作既促進各國合作共贏和共同發展,又能攜手應對全球生態危機,有更多共同利益交匯點和合作空間,有可能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起領域和成功范例。王曉暉指出,近年來中國在能源國際合作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為全球生態安全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有益嘗試。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這背后有數不清的辛苦付出,更有沉甸甸的收獲。
第三,要向世界展現未來的中國。“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一舉一動備受關注,要對國內外形勢有客觀的認識、理性的認知,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做好準備,穩健前行,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王曉暉說,中國現在會、未來也會繼續高度重視能源低碳發展,積極推進能源消費供給技術和體制革命。中新社將與能源基金會聯合啟動“能源中國”項目,打造并推廣“能源中國”品牌,一起講好中國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