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面對面到屏對屏
最高檢“網絡”旁聽記
5月26日,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一間辦公室內,網絡旁聽開始前,兩位檢察官正在調試視頻軟件。當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各代表團分組審議兩高工作報告,最高檢派近300名工作人員網絡旁聽,各廳局至少有一名廳領導參加。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及時研究制定發布司法解釋和指導性案例,形成更加嚴謹周詳的法律規定,有效堵住法律漏洞,讓公民和法人的正當權利不因法律欠缺而失去保護。”5月26日下午,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的一間辦公室里,3位檢察官正在看網絡視頻直播,并記下全國人大代表的發言要點。視頻的另一端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分組會議現場。
這是今年兩會的新現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最高檢旁聽人員不直接上會,而是通過網絡視頻連線,在本單位遠程旁聽全國人大代表審議報告的各個小組會議直播。以往,最高檢在全國兩會期間,都要派出近300名檢察官,現場旁聽代表委員團組審議,討論“兩高報告”情況,記錄、梳理、匯總并及時回應代表委員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變化的是形式,不變的是初心。”最高檢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松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去年兩會,最高檢對151位代表、委員提出的191條關于報告文本的修改意見進行了書面反饋,對在團組審議時發言的近2000名代表,逐個發短信回復,報告他們意見建議的研究落實情況。
“今年我們相應改變了以往跨部門安排旁聽人員的做法。”最高檢辦公廳副主任劉喆介紹,某個部門日常直接聯系哪個代表團,就由該部門負責這個代表團審議討論時的相關工作。
記者在最高檢網絡旁聽現場看到,參與旁聽的檢察官首先會按順序用數字標注發言的代表,在本場分組討論結束后,再通過代表團的聯絡員核對代表身份信息。對于代表的意見、建議,最高檢工作報告起草組要連夜梳理、研究、修改。多位參加旁聽的最高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兩會期間聽取代表的意見建議,是開展集中調研的好機會。
“代表提出的修改報告的具體意見建議,起草組將逐條研究,盡可能吸納,并及時反饋給代表,以體現我們真誠接受代表監督和對代表意見建議的重視。”最高檢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馬騏說。
“下一步最高檢還將對代表、委員的兩會發言情況全面進行分類整理,特別是代表審議發言中提到的問題、建議等,將及時分送相關職能部門研究,立即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王松苗表示。
本報北京5月2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