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速遞)108位政協委員共同關注為中小學生減負
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 (王捷先)日前,108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提案,關注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減負。第一提案人、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委員表示,減負最終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該提案建議,轉變社會育才觀念、建立多元考評體系、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全面提高體育權重。
吳志明向記者介紹,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為中小學生減負已有20余年,可中小學生書包卻越減越重、睡眠時間越減越少;中小學生體能日益下降,近視、肥胖發生率居高不下,“小眼鏡”“小胖墩”越來越多。
“當我走在街上看到小朋友背著沉重書包,無精打采走在路上時,心里會很難受。”吳志明坦言,正因為看到現實令人憂慮的地方,才開展調研和座談,準備相關提案。
吳志明表示,通過在多城市調研發現,傳統教育觀念等因素制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落實。考試題目偏難、作業多、假期被占用是中小學生的日常。
吳志明指出,2017年的一項數據顯示,中國某市青年征兵體檢淘汰率高達56.9%,該消息已經得到官方證實。他憂慮道,我們倡議強調要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現在“重文輕體”的現象突出,體育課被文化課占用的現象見怪不怪。
吳志明直言,學校要保成績,家長方面也樂見,孩子體育鍛煉時間得不到保證,體能自然下降。當應試教育觀念依然有很大市場,文化課成績仍然有著強大“指揮棒”作用的今天,提高體育權重也不失為一種迂回的辦法。“勞其筋骨”和“苦其心志”要并行。我們應該給孩子以良好的成長環境,尊重教育規律,讓學生自主學習、健康成長,切不可拔苗助長。
他進一步指出,社會應該增加對孩子創造、創新能力的關注,也要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能只看孩子上學時期的成績,也要看到他們是否對學習有興趣、能否能終身學習。
他認為,教育做減法也要做加法。要特別培養學生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可以支撐人更好地走下去。有了理想信念、培養出了一個興趣,孩子就可以堅持不懈向著既定目標做有益的事。
吳志明介紹,這份提案初始聯名的政協委員有55位,他將這件提案分享給其他不同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后,大家紛紛表示支持,參與聯名的政協委員達108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