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不見外”的老外潘維廉談全球抗疫:相信人們能夠看清真相并守望相助
中新社福州5月26日電 題:“不見外”的老外潘維廉談全球抗疫:相信人們能夠看清真相并守望相助
作者 閆旭
“中國和我所在的福建省向其他國家提供援助,這種互幫互助讓我確信,政治把戲無法蒙蔽大眾,人們能夠看清真相并守望相助。”
近日,作為中美兩國新冠肺炎疫情親歷者的潘維廉,在給福建省政府外事辦公室錄制的一段視頻中談起自己的抗疫經歷和對全球抗疫的看法時,如是說道。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美籍教授潘維廉,是福建省第一位獲在華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中國友誼獎獲得者、福建省榮譽公民、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今年年初,潘維廉趁寒假回美國探親。得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他一直持續關注著相關消息。“那時候很多朋友勸我等安全一些再回中國,我回答:‘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就是中國’。”
潘維廉在3月初向廈門大學重新提出返校申請,當月21日回到廈門。他說,現在看來,當時的決定是對的。“如果我和妻子當時不回來,估計要等上好長一段時間才有機會了。能做出正確決定,并不是因為我有多聰明,而是因為我對中國有信心。”
“畢竟,這是2020年。”潘維廉繼續說道,“今年,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通過精準扶貧即將消除絕對貧困,這是其他任何國家從未嘗試過的壯舉。這么大的一個國家如果能夠消除絕對貧困,我毫不懷疑,它也必定能夠精準防控疫情,并通過各種精準施策實現中國夢。”
順利返回廈門后,潘維廉隨即在隔離點進行隔離。在隔離時,潘維廉曾樂觀地表示,“雖然在酒店隔離兩周聽起來可能并不好玩,但只要有咖啡和衛生紙,我能克服一切困難。”在工作人員的照顧下,兩周的隔離時光對潘維廉來說轉瞬即逝。
1988年,32歲的潘威廉獲得美國瓦爾登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后,來到了福建廈門,成為廈門大學一名外教。旅居廈門30余年,潘維廉每次和妻子回到福建家中,都感到十分開心快樂。而這次回來尤其讓他感到安心。“因為我們知道這里很安全。”
潘維廉說,之所以認為中國很安全,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政府能夠基于科學而非政治作出明確決策,并高效、堅定地引領整個國家投入這場戰“疫”;二是中國人民很務實而且支持政府。
“中國及我所在的福建省不但渡過了危機,還向其他國家伸出了援手。”潘維廉提到,疫情重創意大利時,意方請求歐盟援助卻只得到一片沉默。但中國立即派出了援意醫療隊,于3月12日攜31噸醫療物資奔赴羅馬;6天后,又一支中國醫療隊攜物資抵達米蘭。
在中國疫情初期,許多美國友城向福建省及其所轄城市發來慰問信。當美國友城遭遇疫情時,福建也給美國友城打氣。3月上旬,華盛頓州塔科馬市向福州市捐贈了5040只N95口罩。截至4月底,福建共計捐贈了20萬只醫用口罩,受贈的除俄勒岡州、弗吉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三個友好省州外,還有疫情重災區紐約州。福州市向塔科馬市、火奴魯魯市捐贈了物資;廈門市向巴爾的摩市捐贈的物資也即將運抵。
這種互致慰問、互幫互助,讓潘維廉感到欣慰。“盡管世界部分國家在此次危機中表現不成熟,為掩蓋自身失誤而甩鍋中國,但我欣慰的是,中國以及福建省,還在不斷地向這些國家施以援手,提供醫療物資。”潘維廉說。
潘維廉認為,中國及福建向其他國家提供了援助,但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中國在這場戰疫中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但關于病毒仍有諸多未知。國際友城的市長們和領導們須保持開放坦誠的態度,互相溝通和交流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