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加分默克爾迎來政治生命“第二春”
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歷史不會簡單重復,但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句老話套用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身上倒也合適。十多年前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默克爾掌舵的德國應對從容,在西方大國中率先走出衰退,一枝獨秀,笑傲歐洲。默克爾當仁不讓地成為歐洲政壇話語分量最重的領導人,有了歐洲政壇“鐵娘子”的美譽。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默克爾政府很快從初期的失措中站起來,積極科學應對,德國疫情防控成績在西方大國中再度名列榜首。默克爾也因此聲譽再起,其政治生命迎來了“第二春”。
美國《新聞周刊》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大部分美國民眾認為德國的抗疫表現(xiàn)在西方世界中數(shù)一數(shù)二。德國媒體5月上旬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2%的受訪者對默克爾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現(xiàn)感到滿意,64%的受訪者認為,如果現(xiàn)在選舉,默克爾應可繼任總理。
受幾年前難民危機的拖累,默克爾近年來在國內支持率持續(xù)低迷,已當了四屆總理的默克爾早已宣布不再謀求連任,也早已交出黨主席的位子。不過,歷史的契機窗口再次為默克爾打開。
今年2月,受地方選舉不佳影響,被視為默克爾“接班人”的德國執(zhí)政黨“基民盟”主席克蘭普·卡倫鮑爾宣布,將不會作為“基民盟”的總理候選人參加明年的聯(lián)邦議院選舉,并將辭去“基民盟”主席一職。卡倫鮑爾本是默克爾欽點的,自動讓道為默克爾再度連任清除了障礙。
默克爾應對疫情的出色表現(xiàn)有目共睹,重新贏得了選民青睞。德國總理府部長布勞恩前不久表示,現(xiàn)在總理沒有時間來談論連任的問題。《明鏡》周刊稱,這說明默克爾沒有拒絕連任。如果她再次連任,將成為德國政壇唯一一位五連任總理。
那么,默克爾政府應對疫情有哪些突出表現(xiàn)呢?
其一,及時糾錯。和許多歐洲國家一樣,德國在疫情初發(fā)之時也頗為大意,導致疫情大面積傳播。然而,一旦認識到問題之所在,默克爾政府馬上出臺種種積極應對措施,該封城的封城,該隔離的隔離,該檢測的檢測,嚴格保持社交距離。德國人以自律著稱,全國民眾自覺遵守政府頒布的種種防控措施,德國確診病例很快回落,從4月初的日增新冠確診病例的最高峰值近7000例下降到4月下旬的三位數(shù)以內。作為西歐人口最多的國家和早期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與歐洲各國相比,德國疫情曲線下滑成果最為顯著。
其二,尊重科學。物理學家出身的默克爾秉信科學防控,她與德國著名的疾控機構和專家們保持了良好的溝通、協(xié)商。從手段上看,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早檢測、大量檢測。政府發(fā)動科研機構開發(fā)先進的檢測盒,及時開放了檢測門檻。德國有很多不同層級的實驗室可以進行檢測,有的地方還設有“drive-in”之類的簡易檢測場所。截至4月下旬,德國的單日檢測量預計已達到每天13萬次的水平。通過大規(guī)模檢測和隔離病人來減緩病毒傳播速度,為患者提供最優(yōu)化的治療,有效控制重癥患者數(shù)量。而且,德國已開始在全國范圍進行抗體檢測,成為首個進行如此大范圍抗體檢測的歐洲國家。德國還開發(fā)了新冠病毒接觸者追蹤軟件,防控疫情發(fā)展。
二是提高重癥醫(yī)治保障水平。疫情之前,德國的重癥醫(yī)治保障水平僅次于美國,相當于每10萬人口約34張重癥監(jiān)護床,是意大利的4倍。德國有約2.8萬個重癥病房,配有2.5萬臺呼吸機,疫情發(fā)展后追加到4萬多臺。德國先進的工業(yè)能力保證了呼吸機還可以根據(jù)需要增加配備。所以,德國一直保持著“床等人”的水平,還有余力接納法、意等鄰國的重癥病人。良好的保障保證了病死率保持低位。德國累計死亡病例8000出頭,病亡率從最初的不到0.5%到目前的不到5%,是主要發(fā)達國家中最低的。
其三,持重謹慎。疫情起始階段,默克爾就警告會有數(shù)千萬德國人感染病毒,震懾民眾。由于疫情控制得好,德國成為率先解封的國家之一,德甲聯(lián)賽成為歐洲最早重新開賽的大型體育聯(lián)賽(無觀眾閉場比賽)。不過,默克爾還是一再警告民眾遵守防疫規(guī)定,保持社交距離,將防控新冠疫情的社交限制措施延長至6月29日。當少數(shù)地方出現(xiàn)聚集性病例,默克爾必定出來發(fā)警告,可謂苦口婆心。
其四,倡導全球合作。在美國將疫情政治化、拼命“甩鍋”中國、抨擊世衛(wèi)組織的當下,默克爾不為所動,公開倡導全球合作,支持世衛(wèi)組織在全球抗疫中的指導作用。她日前公開表示,歐盟應當在疫情中承擔更多全球責任,歐盟同中國合作具有重大戰(zhàn)略利益,將推動與中國達成長期投資協(xi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