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
數字賦能強防控 慎終如始戰疫情
——浙江數字戰疫的實踐探索
作者:胡青、楊大鵬、徐夢周(均系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研究員)
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數字前沿技術正為浙江的社會治理賦能。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浙江在全國率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醫療救治、物資保障、復工復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數字戰疫取得顯著效果。
關鍵詞:數字賦能 疫情防控 慎終如始
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這場大考中,浙江切實扛起“三個地”的使命擔當,自1月23日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依托數字經濟優勢,因勢而變、憑“智”出招,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開展網格化全面排查,首創以“五色疫情圖+三色健康碼+精密智控指數”為抓手的精密智控機制,充分發揮了數字技術對疫情防控科學性有效性的支撐作用,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浙江智慧和力量。
1.疫情監測:讓群眾眼里有“數”,手里有“招”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監測疫情變化是防控疫情的前提與基礎。浙江借力大數據技術,創新推出按區域風險高低繪制而成的五色“疫情圖”,并根據每個區域的新增確診數、集聚發病率等指標變化,動態調整更新,為實現分類管控提供了決策依據。同時,浙江以政務服務App“浙里辦”為基礎,上線新冠肺炎公共服務與管理平臺,讓廣大群眾眼里有“數”、手里有“招”,科學有效做好預防、自查和就醫。
各市縣也紛紛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創新疫情監測方式。杭州依托城市大腦警務操作系統,研發了新冠肺炎疫情趨勢感知場景,實現對由漢入杭及離杭赴漢人員的總體態勢監測、聚集地分析、軌跡查控等多項功能。寧波開發了“新冠肺炎實時動態地圖”,清晰標注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數量、位置以及定點醫院分布等信息,為市民提供透明公開的信息服務。臺州打通整合各方疫情數據,上線“疫情控”平臺,實現疫情精準識別、精準研判、精準管理。衢州構建“市縣大聯動中心+鄉鎮綜合信息指揮室+村社綜治工作站+村社網格+群眾村情通式移動終端”智慧治理聯動指揮平臺,開展線上實時信息上報和線索收集。義烏建立“一網通服”機制,對返工返崗人員實行從入城卡口到工作場所、生活場地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據統計,浙江各級政府借助政務服務網、“浙里辦”App、支付寶應用等多種渠道建立的疫情數據平臺和網站專題超過30個。
2.線上診療:緩解線下壓力,提高診斷效率
戰勝重大疫情,突破醫療條件限制、提高診斷效率、做好救治工作是關鍵。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積極拓展醫療救助的新空間,加大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運用力度,通過線上醫療為群眾就醫提供便利的就診服務,有效擴大了診療的覆蓋面。
浙江以實體醫院為基礎,依托浙江省互聯網醫院平臺,搭建線上醫療體系,并將在線診療納入醫保,引導普通患者進行線上咨詢問診,這一方面極大地緩解了線下醫院的就診壓力,另一方面避免了病人就診導致交叉感染。據統計,浙江全省可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共389家,高峰期在線醫務人員達3.9萬人。
浙江企業也在積極開發線上醫療服務。阿里健康在支付寶、淘寶App推出了“在線義診”服務,服務推出的24小時內頁面累計訪問用戶數就將近40萬,每小時平均近3000人發起在線咨詢。針對海外僑胞的在線醫療咨詢專區也已開通,已有近百個中國駐外使領館推薦使用該服務。
此外,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線自動化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將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由數小時縮至半小時,大幅縮短確診時間,并能精準檢測出病毒的變異情況,有效地提高了病例的臨床診斷效率。
3.物資供給:數字化管理助力供需精準匹配
打疫情防控阻擊戰,實際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戰。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應急物資的高效供給是決勝戰疫的物資基礎和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時正值2020年農歷新年,復工組織困難、貨物運輸受阻、物資供需信息不對稱等現實問題凸顯。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搭建的數字平臺有效地開啟了防疫應急物資信息對接的“直通車”,在最大限度尋找全球防疫應急物資貨源、擴大產能的同時,也推動了物資供需的精準匹配,實現了應急物資信息全流程數字化管理,降低了供需運行成本,提升了應急物資調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