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2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紐約州“居家令”預計將于5月15日到期,經濟將分區、分階段重啟。而紐約市因人口稠密,防疫形勢依舊嚴峻。紐約市長白思豪坦言,最快6月才有可能逐步松綁限制措施。
當地時間5月6日,紐約地鐵工作人員在車廂內外進行清理消毒工作。從凌晨1點至5點,紐約地鐵暫停運營,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進行清潔消毒工作。
據“中央社”報道,為防控新冠疫情,“紐約州暫停”(NYS on PAUSE)的行政命令于3月22日生效。按照原計劃,“紐約州暫停”行政令到期后,全州將開放部分感染風險低的活動。然而,美國紐約州長科莫11日稱,紐約州僅有3個地區可于15日之后恢復部分經濟活動。
科莫此前稱,只有達到7項指標的地區可以分階段重新開放。具體指標包括住院和死亡人數連續14天下降;可用病床數不低于總數的30%;可用重癥監護病床數不低于總數的30%;檢測量按每日新增檢測人數的7日均值計算,每月檢測量不低于每1000位居民中30人等。
科莫說,根據這7項標準,紐約州目前僅有3個地區可重啟,包括芬格湖群、莫霍克谷和紐約上州南部地區,均位于紐約上州。而擁有800多萬人口的紐約市,目前僅滿足4項指標。
報道稱,紐約市人口稠密,居民普遍倚賴大眾交通工具,又是國際交通樞紐,一旦經濟重啟,篩檢、追蹤、隔離必須到位,才能降低疫情回溫的風險。
而根據哈佛全球衛生研究所(HGHI)預測,6月1日時,紐約市單日將新增4180例確診病例。這意味著,紐約市單日應檢測35415人,是目前檢測能力的2倍以上。此外,紐約市上周仍有3天確診病例數量超1000例,凸顯病毒威脅猶存。
紐約市長白思豪已和商界領袖探討如何重啟經濟,但至今未見雛形。白思豪11日表示,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確實減緩了病毒的傳播,但他們需要見到這一趨勢延續下去,才會考慮重啟經濟。他坦言,最快要到“5月底、6月初”才有可能逐步松綁限制措施。